华新社

第1章 跟对人(第1页)

六月中旬,因江堤决口及连降暴雨引内涝,导致被迫迁徙,远离江边的宜安城百姓,正热切期盼着重新回到城里。

天空已经放晴了七天,宜安城内的积水也已基本退尽。

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但是相比起三年前的洪灾,此次官府的作为,倒确实是称得上可圈可点的。

不仅及时将百姓和可带财产悉数及时的转移,后续的赈灾事宜也是做得井然有序,颇有章法。

同样是遭灾,但比起三年前,无论是人命还是财产的损失,都减少了很多。

宜安城的百姓,对于在三年前的那次洪灾之后才来上任的城主刘安的认同感,也因此与日俱增。

如今大家就等着刘城主一声令下,便回到城里去重拾家园了,然而,城门却依旧紧闭着。

怎么回事儿啊?大家都盼着早点回家了,咋还不开门了?

宜安城,往北十里,有座山峰,名曰朝云。

宜安城三十万百姓此时就暂居在朝云峰的周遭。

连绵不绝的帷帐,星罗棋布的从山脚布到山腰。

现任宜安城主刘安此时正在山腰处的临时官帐内,招待着从京城来的水部郎中郭守敬一行。

虽说从品秩上,大家都是四品,但郭守敬不一样。

不是因为他是京官,而是因为他在水部工作了四十多年,劳苦功高,深得皇帝的器重,以四品官身特赐穿紫服,仪同二品。

因此刘安在郭守敬面前,皆是以下官自称的,况且人家现在还顶着个"巡按御史"的头衔,这可是钦差,代表皇帝的,就更不可能托大了。

一边吃着简单的饭食,郭守敬还一边与人交谈着。

宜安城是此次巡江查访的第一站,一到这里,郭守敬便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

既不摆钦差的谱,也没有上官的架势,吃个饭也没有要求另起炉灶,而是与大家一起,有什么吃什么。

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舟车劳顿后,也不说休息一下,而是立马召集宜安城的官员,不断询问了解情况,让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真正将百姓,朝廷放在心上的官员,也难怪他要出差,皇帝要上赶着派自己的亲卫队随行,这一切,他当然是值得的。

吃完午饭,郭守敬便要求上堤坝去看看。

刘安考虑到他毕竟六十多岁了,请他稍作休息,却被他拒绝了。

无奈下,刘安只好亲自领着他们下山,往堤坝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百姓向其询问,何时重开城门。

然而,因为上游还在持续降雨,地处中游的宜安城会不会再次被冲击到,现在委实还难以确定。

万一,洪峰再来,难道才刚回城就又要再跑出来?因而对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刘安也只能模棱两可的道:就快了,就快了。

六月里,又是大中午的,顶着个大太阳,在尚还泥泞的山道上行走,那种感觉委实是令人一言难尽。

眼见郭守敬已经脱掉官靴,赤脚而行,张恪及随行的三十位宫中内卫也有样学样,脱掉鞋子,踩着软腻的泥巴,缓慢前行。

这道路实在太过难走,十里路,一行人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来到江边堤坝。

在堤岸上歇了一口气后,郭守敬拿了把锤子便走下堤岸,沿岸一路敲过去。

张恪如法炮制,沿着堤坝从另一个方向敲敲打打。

不得不说,这段堤坝修得还是挺牢固的,毕竟是三年前被洪水冲毁,翻新过的。

从坝底上来后,郭守敬略略提了几个小意见,便询问起城区遭灾的过程。

此次灾情,其实更多的还是由于连续的暴雨所致,真正溃堤的只有两处地方。

刘安带着郭守敬等人又向前走了一段,来到其中一个溃堤处查看。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现从走势上看,此处河段有一个明显的拐弯,江水奔涌到拐角处,冲击力度明显比别的河段要大了许多。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大海贼时代。大海风起云涌,强者毁天灭地,各自厮杀,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劲!我,鲁西鲁库洛,二十四岁,最大的梦想安全的过完这一生!...

一觉醒来,六个好大儿都找我啃老

一觉醒来,六个好大儿都找我啃老

三十年前,安欣患了一种怪病,她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成为了冷冻人,并且大胆的捐出了自己的六个卵宝宝。三十年后,她终于苏醒,还意外得到灵泉空间,安欣回家继承了祖业。就在她决定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时候,六个儿子找上门...

倒卖凶宅那几年

倒卖凶宅那几年

凶宅索命,胆小勿入人们谈凶宅而色变,而我却以此为业,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个倒卖凶宅的商人。铜碗锁魂八蟒缠龙纸人拜寿阴桥改命十大诡奇凶宅,档案重现每一座凶宅背后,都有一段惊悚隐秘的故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