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76章 荣辱之责在乎己(第1页)

:(下午要坐长途车回家过年,第二章会到晚上12点才写得出来,大家也快回家了吧,一路平安)

……

秦国素来有异地调任的传统,县里的三名长吏,也就是县令、县丞、县右尉三人,都不得由本县人担任。

安陆县右尉杜弦便是关中秦人,他本人虽来安陆赴任,可家眷却留在了籍贯地。

所以杜弦并没有购买宅院作为自己的居所,只住在县城官寺之后,专门提供给官吏的院落里。

院子不大,二进而已,陈设也不奢华,院子里仅有几名奴仆、侍妾伺候起居。

原本有片楚国士大夫种下的清雅竹林,也被杜弦让人砍了,将院子一角腾出来,当做练武的空地——典型的秦国武吏思维。

这一日傍晚,杜弦前脚才让竖人送前来拜访的湖阳亭亭长黑夫离开,后脚就听一名从集市买粮归来仆役说起,外面正在传黑夫“慷慨好义”

的事迹。

“竟有此事?方才并未听他说起啊……”

杜弦跪坐在案几后,身穿常服,诧异地说道。

方才黑夫是来拜访感谢杜弦”

知遇之恩“的,亭长是县尉直属下级,更别说黑夫是杜弦一手征召的,算是加入了右尉一系。

杜弦见黑夫刚刚上任就立下了功劳,还升爵为上造,也十分高兴,于是就留黑夫用飨,但席上当着他和陈百将的面,黑夫却丝毫没有提及散财之事。

陪坐的陈百将有些吃味地说道:“这黑夫也是,真不把钱当钱,四千余钱可不少,做什么不好,却用来替别人偿还赀甲。

那人只是一个匿名投书的案犯,与他非亲非故,何必呢……”

对于黑夫飞速的升爵,还时常被右尉夸赞,陈百将是有一丝妒忌的,此子的运气,也太好了一些,所以言语间有些阴阳怪气。

杜弦却对陈百将说道:“你觉得他这四千钱花得不值?”

陈百将听出右尉语气中的不满,有些不知所措,却听杜弦教训他道:“你啊,还是目光太短浅了,我且问你,对吾等为吏之人来说,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莫不是军爵权位?还有源源不断的钱粮?”

陈百将小心地答,在秦国,爵位和财富是挂钩的,爵位越高,田宅越大、仆役越多,产出也越丰厚。

杜弦点了点头:“不错,我听闻,廷尉当年入秦时曾说过一句话,叫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大丈夫生于世上,岂能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但为吏所追求的,只是这两样?”

陈百将拱手道:“下吏愚钝,想不出其他来,还请右尉解惑。”

杜弦点着陈百将道:“还有名望!”

所谓功名,便是功业和名望,在世人看来,若是事业有成却籍籍无名无名,不足以标榜成功富贵。

正因如此,再过二十年,吼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的那人,思念的不只是故乡风物,西楚之音,还有乡亲们的赞誉。

所以在杜弦看来,黑夫以四千钱就在县中得到了名声,被县人夸赞,实在是一笔很划得来的买卖。

名望可遇不可求,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甚至能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虽然秦国提拔官吏,看得是政绩,但名声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那篇《为吏之道》里总结为吏者的“五善”

本月排行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沧元图

沧元图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我那些坑师的徒弟们

我那些坑师的徒弟们

修行几十年,好不容易要突破修为,却被徒弟们认定为已经死亡,直接拉到火葬场烧了,这是种什么体验?...

修行在大宋

修行在大宋

陈乐天从军伍回到京城,家乡的一切似乎都没变。而他,想做个修行者,可以御车飞行,享受着众人的欢呼。...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