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18章 第 18 章(第1页)

虽说知道黛玉回来了,但于陈景来说并无什么区别。

总没有说他知道黛玉回来就巴巴的跑去林如海府上要见面的,那成什么事儿了。

因此陈景倒是每日照常读,逢休息的日子要么骑马射箭,要么去济养院找卢克思,两人一起想想还有什么生财的路子。

吴氏虽然提醒陈景说黛玉回来了,却也没有让陈景上门的意思。

以往是贾敏邀请她的时候,她顺道把陈景带上,如今林府没有主母,再加上黛玉还在孝期,陈景时常往那里凑叫什么事儿

这对两个孩子都不好,因此吴氏倒也不急。

左右黛玉守着孝,也不能变成别人家的。

要说起来,吴氏对黛玉还算是挺满意的。

黛玉相貌人品都是世间少有的,又有才情,吴氏虽不懂那些制艺文章,但见陈景认真拿着黛玉给他的批注做笔记的样子也知道黛玉不是胡乱写写,这么个姑娘,既有才有貌,又能帮助陈景进步,把他往正路上引,多好呀。

至于说黛玉身子弱,这倒不必太在意了。

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姑娘小姐,至少半数以上先天都有些弱气,从小吃着药调理也是有的,黛玉如今才几岁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何况这么个姑娘还能从小着,总归知根知底,比旁的倒是更好些呢。

往家世上说,吴氏倒是不指望陈景娶个高门女的,这事儿有则有,没有也不强求,何况林如海家里人口简单,以后也不必担心有乱七八糟的糟心亲戚。

越想越觉得黛玉真是个好姑娘,若非如今黛玉孝期未过,吴氏都想着要陈孝宗去找林如海先把亲事定下了。

嗯,也得儿子自己乐意才好。

可吴氏瞧着陈景是没有不乐意的。

吴氏的想法陈景猜不透,倒是最近王撰见他制艺文章已经不成问题了,又开始给他补其他。

虽然科举主要还是考制艺,但有时候主考官也会要求考生作一些诗赋、策论一类,陈景的诗赋是没得救了,策论以往学了一些,瞧着还行的样子,王撰便趁着这会儿严抓陈景的策论。

策论一般是以时事、政事上的问题作为题目,要考生从向朝廷献策的角度来写自己的见解,写这种东西可不仅仅是读得好就行了,眼光见识一样都不能少。

陈景年纪小,经历的风雨自然没有那些年长的人多,且他学制艺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精力,不比那些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家硬靠着年岁的积累也要比陈景多几分见识。

王撰最后总结道“你年纪小,写制艺倒也罢了,写策论难免显出弱气来,这时候也不要紧张,童试的策论是不指望考生能针对问题写出什么太好的见解来的,因此只要大体道理不错也就够了。”

陈景道“但不功不过也就没什么成绩呀。”

王撰道“我在翰林院多年,每天做的就是写诏政令,这里头有些技巧和章程,你得学,到时候只要主考官的舒服流畅,见你格局漂亮,内容只要中规中矩,就足够有个好成绩了。”

做官的写策论和没做过官的写策论,写出来一定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而负责童试的考官哪个不是有官职在身的呢

除了策论,各种考场上的门道王撰也开始详细给陈景说起来,又说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免得因一些小事而影响考试。

不听不知道,听了才明白仅仅是这些小事情里也藏着门道,若是不小心犯了忌讳,被取消考试资格也是有可能的。

结果没几天卢克思那里说济养院的人口又增加了一些,虽然籍纸笔都是陈景让自家作坊做的,只需要给个成本价就好,但读的人多了消耗也多呀。

虽然给一般小孩子读自然是用不上梅花纸之类,普通的纸张就够用,但这年头纸张笔墨本就不是廉价的东西,卢克思觉得陈景那想要教所有人读认字的想法不太靠谱。

陈景想了想觉得也是,在和卢克思商量之后决定十岁以下的孩子才开始学字,往上的就先紧着学几年手艺,毕竟读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别说是这些孤儿,就算是家里有几亩田地的读压力也很大,何况读能出头的也是少数,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一门手艺才是最实惠的。

如此十岁以下的孩子读启蒙,学三百千一类的,学完有考核,考得好的就继续学,若是显见走不了读科举这条路的,也可以谋其他差事。

到底认得几个字又比完全不认识字的更容易找到好差事。

本月排行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大梦

大梦

人生一场大梦,梦中唯我与师兄。谁能凭爱意,将师兄私有。温柔优雅清冽如雪的少年师兄vs他那每天使坏的任性小师妹师兄死于我的十六岁。师兄不是我的白月光,是除我以外的所有人的白月光。我与师...

穿书男配靠沙雕走剧情

穿书男配靠沙雕走剧情

骚气预收我靠天生媚骨爆红娱乐圈穿书沙雕预收我靠主角说台词暴富俩都求收本文文案林临穿书了系统说,这是一篇霸总文,而他穿的身份是替身男配,戏份只占全文5,走完剧情余生便可随便浪系统等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