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87第 87 章(第1页)

养蚕缫丝其实是一个非常残忍的过程。

它需要将上山的蚕宝宝放到水中去煮,然后破开蚕茧,摘掉其中的蚕蛹,最后得到包裹住蚕蛹的一团蚕茧。

这一团蚕茧就是蚕丝,还需要专门的人将其缫丝,方便纺织用。

养蚕是春夏两季的事情,秋冬没有桑叶,自然也就养不了蚕这一点很好理解,但这样问题就来了。

古代那些纺织作坊,难道秋冬就歇业了,机器放在那儿不管,织娘们也放她们回去,等到来年养蚕缫丝了再来

这显然是不能够的

或者是趁着春夏时大量取茧,等到过了季节,再用之前得到的蚕茧缫丝织绸

这听起来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实际过程中就会发现行不通。

各地的桑蚕吐丝结茧就集中在那几天,而结茧之后需要有经验的蚕娘照,想要得到优质的蚕丝,取茧的时间卡的是很死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

而就算不要最优质的蚕丝,只求得到普通的蚕丝,也有时间限制几天之后蚕宝宝就要变成蝴蝶飞走了到时蚕茧就彻底不能用了。

所以摘蚕茧注定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完成取茧的工作这有点儿类似于大家都知道经济作物,比如说染色用的红花靛青很值钱,但谁也无法将自家的地全种上这些经济作物。

除了一些经济作物本身不适合连续耕种,十分耗费水肥外,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作物在几个关键期需要大量人手

相比起来,粮食作物的耕种要粗放的多

所以,历史上为了解决摘蚕茧时间有限,但一年到头都对蚕丝有需求这一矛盾,一般都选择延长蚕茧的保存时间。

汉代采用的是阴摊和暴晒两种办法,这两种办法延长保存的时间有限,可能就是多几天而已,同时对蚕丝品质的损害却很大。

在历史上使用这两种办法,纯粹是不得已由此可见,丝织业对保存蚕茧有着怎样的需求

技术在进步,此时流行的是盐腌法。

一般是以盐腌蚕茧,密封瓮藏于地下。

蚕蛹死在了蚕茧中,同时又不会污染蚕茧,而且还保证了蚕茧始终如新,使用的

时候和鲜蚕茧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盐腌法的缺点也很多,操作繁琐、失败之后损失很大、成本高十斤蚕茧要二两盐,着不多,实际上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字了。

事实上,在后来的一些封建王朝,确实出现了专门的茧盐。

是朝廷为了官方的纺织机构保存蚕茧,专门向盐场征收的盐

盐腌法相比原始的阴摊、暴晒进步了很多,但本身的缺陷依旧非常明显,所以后来盐腌法被蒸茧法取代,蒸茧法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细节很多。

不过最主体的工艺确实是是顾名思义,在一个蒸字。

利用蒸法将蚕杀死,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保存。

至于说烘茧法,只比蒸茧法晚一点儿,很长时间和蒸茧法并存,但相对来说更先进古代信息传播很慢,先进的生产方法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推广到全国。

如果还有一些人特意保密,以做家传手艺,这个过程会更加漫长。

烘茧法相比蒸茧法更不需要在意天气,蒸茧法必须干燥处理,而这是很考验天时的,而烘茧法就不用干燥了烘茧本身就是一种干燥。

直到养蚕缫丝进入到工业时代,烘茧法才被取代,但在一些家庭式的生产中依旧非常常见而且烘茧法也不是被取代了,因为工业时代这一道工序的本质还是烘茧,只不过烘茧由烘茧灶变成了更好用、更有效率的机器而已。

有了烘茧法,许盈就可以让人可着劲儿养蚕了到时候不用担心处理不及。

鲜蚕茧经由烘茧灶变成可储存的状态并不需要多少人手,成本也不高。

现在制约东塘庄园纺织规模的,由鲜蚕茧处理效率,变成了养蚕规模。

许盈之前没有把烘茧法拿出来,因为一来东塘庄园养蚕缫丝就那么多,也没有必要用烘茧法。

二来,许盈手中有的是可以获利的现代知识,选哪个去做不是做许盈根本没有理由非要把丝织业拎出来。

这一次之所以拿出烘茧法,也是因为四百亩桑林在手,他若不打算守着桑林卖桑叶,又或者白放着浪费,必然是要扩大手上养蚕规模的。

既然都决定如此了,也就不在乎多一重麻烦了。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九零妙姻缘

重生九零妙姻缘

上辈子听信谣言,将真心待自己的继母和弟弟逼走,更被白莲花和渣男一起欺骗利用,最终落得一个凄惨无比的下场。重生之后的陶小雅脚踢渣男,拳打白莲花,然后哄回继母和弟弟,只是哄回继母和弟弟之后,陶小雅发现除...

贾贵妃日常

贾贵妃日常

上辈子在一线大城市享受007福报,她没秃,没变强。在工作六年后,才攒够一套小窝的首付。等着款贷好,房买到,然后她穿了。贾氏名门,簪缨世家。哪怕她穿成庶女,照样能够躺平享受,过上吃吃喝喝的幸福日子。直到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